贺 银 成 20 20 考研 西医 临床 医学综 合能力 历年真 题精析
2 0 0 9 年全 国硕 士研 究生 入学 统一 考试 西医 综合 试题
答案 及详 细解 答 (答 案为 绿 色的 选项 )
1. ABCD 人体 内的 控制 系统分 为非自 动控制 系统、反馈 控制 系统 和前 馈控 制系 统。 由于非自 动控制 系
统不 起自 动控 制作 用,因此人 体功能 保持相 对稳定 不可能 依靠该 系统。反馈 控制系 统具有 自动控 制能
力 ,包括 负反 馈和 正反 馈,现已 证明 ,负反 馈是 维持 机体 生理 功能 稳态 的重 要途 径,是机 体绝 大多 数情
况下 的调 节方 式 ( B) 。前馈控 制系 统只 是在 反馈 信息 尚未 出现 偏差 之前 及时 对其 可能 出现 的偏 差发
出纠 正信 号,对人 体功 能稳态 的维持 远没有 负反馈 控制系 统重要 。
2. ABCD 静息电位的绝对值越大,去极化时产生动作电位的幅度也就越大。静息电位主 要由静息状 态下 K+
平衡电位 (E
K ) 和 Na+ 平 衡 电 位 ( E
N a ) 决定 。利 用 N em st 公 式 可 计算 出 各种 离子 的 平衡 电位 :E
K = 601g
([K “ ] / [ K “ ] ) ; E
Na =601g( [ N 4 外] /[ N a “ ] )。静息状态 下,细胞 膜内 K+ 浓度 约为 膜外 3 0 倍 ,膜 外 Na+
浓度 为膜 内 10 倍。细胞膜 内外 Na +
、 K +
这种浓度差是由钠泵维持的,因此钠泵活动受抑制后,将导致这种浓
度差减小 ,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去极化时产生动作电位的幅度也减小。参阅【 2008N01 51 】。
3. ABCD ①神经 -骨骼肌 接头 由接头 前膜 一接 头间隙 一接 头后膜 ( 终板 膜) 组成 。当 神经冲 动到达 神经
末梢 时 ,接 头 前 膜 去 极 化 前 膜 对 Ca 2+
通透 性增 加- >Ca 2 +
内流一 >乙 酰胆 碱 ( AC h) 囊泡破 裂释 放人 接头
间隙 ^ A C h 与终 板膜 上的 A C h 受体结 合—终 板 膜 对 Na+ 通透 性增 高- >Na +
内流 产生 终板 电位 〜总 和达
阈电位 时产生 肌细胞 动作电 位。 A C h 在刺 激终 板膜 产生终 板电位 的同 时,可被乙 酰胆碱 酯酶迅 速分解
为胆 碱和 乙酸 而失 活 ( B ) 。 ② Na +
-K +
-A T P 酶 是 维 持 细 胞 膜 内 外 Na+ 、 K+ 浓度 差的 基础 。腺苷 酸环 化
酶 、磷酸 二酯 酶是 A T P 分解 代谢 所需的 酶。
4. ABCD 血 浆 p H 正 常 值 为 7 .3 5 ~ 7 .4 5 , 其相 对恒 定有赖 于血 液内的 缓冲 物质 。血浆内的缓 冲物质 包括
NaHCO
3 / H
2 CO
3 、蛋白 质钠 盐/ 蛋 白 质 和 Na
2 HPO
4 /N aH
2 PO
4 三 个 缓 冲 对 ,其 中 最 重 要 的 是 N aH C O /
H
2 CO
3 (因血 浆中 H C O ; 和 H
2 CO
3 的量 最大 )。 K
2 HPO
4 /K H
2 PO
4 和 KHCO
3 / H
2 CO
3 是红 细胞 内的 缓冲
对 ,虽然 也参 与维 持血 浆 p H 值的 恒定 ,但所起 的作用 远不如 血浆 缓冲对 重要 。
5. ABCD 肝 脏 合 成 F n 、 VH 、 K 、 X 的肱 链后 ,需 要 V it K 的参 与,使肽 链上 某些 谷氨 酸残 基于
7 位羧化 成
为 7 -羧谷氨 酸残基 ,构 成 与 Ca 2+
结合 的部 位。这 些 因 子 与 Ca 2+
结合 后可 发生 变构 ,暴露与 磷脂 结合 的
部位 而参 与凝 血。因 此 F I I 、 W 、 1X 、 X 又 称 依赖 V it K 的凝血 因子 。
6. A B C D 兴奋在心 内的传导 是通过特 殊传导系 统进行的 , 由 窦房结 y 心房肌- 房室交界区— 心室 肌。兴
奋在心脏 各部位的 传导速 度各不 相同,如心 房优 势传 导通 路为 1 .0 ~1 .2 m /
s , 心室浦肯 野纤维的 传导速 度
约 为 4 m /
S ,但房室 交界区 的传导 速度很 慢,其中 结区 最慢 ,仅 0 . 0 2 ^ 8 , 且房室 交界是 兴奋由 心房传 至心
室的唯 一通 道,因此兴 奋由心 房传至 心室有 一个时 间延搁 ,称为 房-室延搁。 房-室延搁 的生理意 义是使
心室的 收缩必定 发生在心 房收缩完 毕之后 ,以 保证心房和 心室的收 缩在时间 上不会发 生重叠。
7. A B C D 若每 搏量增 大,则心缩 期射人 主动脉的 血量增多 ,动脉管壁 所受的 张力也更 大,故收缩期 动脉血
压的升 髙更明 显。当血 压升高时 ,血流 加快 ,大动 脉内增 加的血 量大部 分可在 心舒期 流向外 周。在舒张
末期大动脉 内留存的 血量增加 得并不多 。因此 ,动脉 血压的 升髙主 要表 现为收 缩压 明显升 髙,而舒张压
升髙的 幅度相 对较小 ,脉压增 大。影响动脉压的 因素归纳 如下表。参阅 【 20 01 N0 9 】、【 200 1N 012 0 】。
心脏每搏输出量
每搏 量 T 收缩 压 T -> 脉 压 T (舒张压升高不明显)
心率
心 率 T y 舒 张 压 T 一 脉 压 丨 (收缩压升髙不明显)
外 周阻力 外 周 阻 力 舒 张 压 脉 压 丨 (收缩压升髙不明显)
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储器作用
老年 人动 脉硬 化-大 动脉 弹性 储器 作用 丨 血压波动大,脉 压 T
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 的比例
失血时-* 循环 血量 i ->动脉 压 1
30f (<^kkyx2018
第 1 1 章 20 09 年西医 综合试 题及详 细解答
20 09 年全国 硕士研 究生入 学统一 考试西 医综合 试题详 细
2009年考研西医综合真题解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