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8日在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 黄奇帆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重庆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速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3号文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务实推进“五个重庆”和“民生十条”,全面实施“共富十二条”,圆满完成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年度任务,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主要发展指标好中加快。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接近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增幅跃居全国第一。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908.8亿元,增长46.1%。商品销售额突破1万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00亿元,增长1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00亿元,增长29.5%。工业总产值达到1.38万亿元,增长26.2%,企业利润突破500亿元。市属国有企业资产达到1.5万亿元。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到113万户,增长23%。重庆的发展,进一步呈现出中央要求的“加快”、“率先”之势。
——内陆开放高地基本形成。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00亿美元,增长75%。新增海外投资项目5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292.2亿美元,翻了一番多。重庆港成为内陆首个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试点口岸,外地货物经由重庆转口的货运量占比达到32%,国际航空货运量翻了两番多。加工贸易离岸结算平台基本形成,结算额达到2011亿元,形成税收45亿元。开放的重庆,正以更大的气魄和力度广聚国内外资源。
——民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户籍制度改革开全国先河,平稳有序转户322万人。累计开建公租房2871万平方米,配租11万套,规模、进度和配套水平全国领先。创办微型企业5万户,带动40万人就业。“两翼”农户户均累计增收7900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5.5%和22%,达到20250元和6438元。城乡差距缩小到3.15∶1,“圈翼”人均GDP差距缩小到2.17∶1,全市基尼系数降至0.421。今天的重庆,正在成为全市人民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采取组合举措调控经济运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积极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加强资金融通、能源保障、土地配置、税费减免、物价运行等“五个调控”,着力打造低融资成本、低要素成本、低土地房产成本、低税费成本、低物流成本的“五低”发展环境,
2012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