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1月8日在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重庆市市长 王鸿举
各位代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重庆发展进程中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各种自然灾害,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中共重庆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克难奋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保持社会和谐安定。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任务,朝着五年“六个翻番”目标迈出了稳健的一步。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3%,跃上5098亿元新台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4%,达到57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分别增长24.3%和26.4%。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5亿元。市属国有重点企业资产总额达7500亿元,实现利润100亿元,增长40%。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8.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8018亿元和6177亿元,增长21%、19%,不良贷款率下降到3.1%左右。区域联动发展,渝东北、渝东南经济增速均快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国际经济环境迅速恶化、国内经济困难增大的情况下,重庆经济仍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农业农村发展势头良好。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确立了五年农村改革发展目标和举措。去年“三农”投入增长26.4%。全年粮食产量1153万吨、油料35万吨、出栏生猪1898万头,均增长6%以上。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到17%,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17%,国家级龙头企业发展到24家。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泽渝”一期8座水库基本完工,整治病险水库800座,解决了300万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农业农村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为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稳定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节能环保取得新成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降低,全社会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2%和3.5%。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7天,比上年增加8天。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2%、78%,库区水质保持稳定。
三峡工程175米水位线下移民搬迁任务提前完成。完成开县等“一城五镇”迁建,搬迁移民5.4万人,库底清理圆满完成,通过国家阶段性验收,保证了三峡工程175米水位试验性蓄水。库区工作重
2009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