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团结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
——在中国共产党
四川省第十二次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年5月27日)
王晓晖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迈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喜迎党的二十大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主题是: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立足四川实际,胸怀“国之大者”,践行初心使命,以赶考姿态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努力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领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破浪前行,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矢志不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接续奋斗,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
一、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的不平凡五年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深情牵挂四川各族群众,十分关心重视四川工作,多次来川视察指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让全省干部群众倍感关怀、备受鼓舞。特别是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节点,深入大凉山腹地、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区及天府新区等地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做好四川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又一关键节点,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擘画了宏伟蓝图。
五年来,省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先后召开11次全会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系统部署,推动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大踏步向前迈进。
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全省经济总量连跨两个万亿元台阶、达到5.38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6%。“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深入实施,成都经济总量接近两万亿元,七个区域中心城市全部超过两千亿元。区域综合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升。工业“5+1”、服务业“4+6”、农业“10+3”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电子信息、食品饮料产业规模相继迈过万亿元大关,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突破一亿千瓦、占比提高到85%以上。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擦得更亮,粮食产量时隔二十年再次突破七百亿斤。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加快实施,乌东德、白鹤滩、两河口等大型水电站建成投用。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县域经济基础不断夯实。
改革开放取得新的突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深推进,农业农村、财税金融、党政机构及行政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电力体制、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等原创性原动力改革扎实有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积极进展,交通等领域国有资本实现战略性重组。“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新态势加快形成,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天府新区综合实力进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国际班列运营效能持续提高,开放平台能级明显增强,全省进出口总额增长近两倍,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民生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坚持每年集中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财政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6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520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9%、9.4%。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取得积极进展,健康四川建设扎实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更加完善,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各项民生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思想文化建设成果丰硕。
精心组织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等重大活动,唱响了时代主旋律,意识形态领域向上向好态势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践行,精神文明创建富有成效,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三星堆和皮洛遗址等考古新发现影响广泛,九寨沟、大熊猫等文旅名片更加靓丽,天府旅游名县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文旅融合发展更加彰显了四川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
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大。
全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全省空气优良天数明显增加,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大幅提升,土壤污染风险得到切实管控。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建立,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深入推进,巴山蜀水颜值、生态产品价值、人居环境品质得到提升。
民主法治建设有序推进。
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不断丰富,地方立法和人大监督全面加强,人民政
2022年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