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7日在青海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长 骆惠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青海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我省极不寻常、极其难忘的一年,是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一年。玉树强烈地震突如其来,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青海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衷共济,顽强拼搏,战胜了各种重大挑战和考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出成绩,呈现新的亮点。
(一)奋力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开启了新玉树建设的新篇章。玉树强烈地震发生后,我们迅速组织开展了一场在高原高寒地带进行的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救援活动,共搜救被掩埋人员2008人,救治伤员1.1万多人,其中重伤员3109人,安置受灾群众22.5万人,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与此同时,我们迅速展开灾后重建。科学编制专项规划,制定了土地权益处置、住房重建及维修补助等重要政策,建立了七项重建工作机制,为科学、依法、高效、和谐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9月下旬开展了以住房建设为重点的50天会战,赢得了灾后重建的宝贵时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不到半年时间,开工建设298个重建项目,完成投资50.1亿元。大部分需重建的农牧民住房基本建成,大部分需重建的城镇居民住房开工建设,所有需维修加固的城乡住房全面完成修复,部分受灾群众喜迁新居。一些支撑长远发展的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夏季,我们还果断处置、成功化解了格尔木温泉水库严重超水位运行的重大险情,保障了城市安全。
各位代表,玉树强烈地震,既是人世间的一场重大磨难,也是前进中的一场重大考验。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全省党政军民共同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形成了“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实践一再证明,没有哪一次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的。在如火如荼的家园重建中,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必将傲然屹立在雪域高原!
(二)大力推动经济提速与结构优化,开创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我们把抢抓发展机遇同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使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全省实现生産总值135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为30年来的最高增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05 亿元,增长23.1 %;财政支出达到743亿元,增长52.7%
2011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