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2月19日在安顺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安顺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周建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市人民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机遇,团结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克服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百年不遇的冰冻雪凝灾害和特大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胜利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
——经济实力逐步增强。预计全市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129.12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86亿元,年均增长12.6%;人均生产总值由5156元提高到12190元,年均增长14.1%。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由2006年的18.38亿元、9.73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60.8亿元、24.8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7%、2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6年的67.82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258亿元,年均增长3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6年的33.98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83.4亿元,年均增长19.7%。
——三次产业稳步发展。预计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6年的20.3:39.8:39.9调整为2011年的15.0:38.1:46.9。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蔬菜、茶叶、中药材、水果、烤烟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畜牧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46.1%。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柳江集团、雨润黄瀑等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92家。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成为全国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示范区。新阶段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83万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8.78万人。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完成134个试点示范村建设。
工业经济规模明显扩大。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22亿元,纳入地方统计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从161户增加到226户,预计2011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2.3亿元,是2006年的3.4倍。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原材料产业发展迅速,原煤产量逐年增加,电力保障能力增强,水泥产量实现翻番;以航空、汽车为重点
安顺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