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8
——2008年1月20日在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王鸿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重庆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对今后五年和2008年的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富民兴渝、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线,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心一意谋发展,群策群力促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显著标志是: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初步统计,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112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88.6亿元,增长4倍。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年末余额分别达到6662亿元和5197亿元,均翻一番多。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重大成效。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11亿元,为前五年的3倍,累计建成市级重点项目126项。
——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主体攻坚任务基本完成。三峡库区百万移民总体进度达到规划的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20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0.5万元/人年,分别增长4.4倍和1.3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94万人减少到50万人。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21天增加到289天,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稳定在Ⅱ、Ⅲ类。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市属国有企业资产规模达到5850亿元,翻了一番多。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1%。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70亿美元,年均增长32.9%。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0亿美元、内资1078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1%和52.9%。
——“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顺利展开。加快了“一圈”发展步伐,加大了对“两翼”和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力度,各区县你追我赶、竞相发展。
——城乡居民生活显著改善。出台了1200多条惠民政策。五年城镇新增就业108万人,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11万人,累计转移748万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6元,年均分别增长13.6%和10.8%。
我们完成了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履行了本届政府任期之初向全市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这五年,我们主要做了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三次产业比重由2002年的16∶39.2∶44.8调整为
2008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